朱治國同志從扎根戈壁的基層大學生,成長為頂梁支柱的組工干部,用生命詮釋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我們要以朱治國同志為榜樣,學習他身上具備的優秀品格,不斷“汲取”成長養分,爭做新時代優秀組工干部,在新征程中奮力作出新的更大成績。
新時代組工干部,要有勇于擔當的責任感。“少說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接過來的工作必須干好”,朱治國同志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從抓黨建促脫貧,到村級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從推動解決村(社區)干部報酬偏低到干部素質提升計劃,一步一個腳印,是朱治國的工作印記。研究制定村干部報酬體系政策,為每一名村干部解決后顧之憂;帶隊前往湖南取經策劃青海開放大學課程,他為每一名干部搭好進步橋梁……朱治國同志肩負起了組工干部的使命任務,解決了群眾和干部的真問題。廣大組工干部要學習他的勇擔重擔精神,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接燙手山芋,敢于扛重擔子,真刀真槍解決實際問題,用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精神奮勇前行、敢作敢為。
新時代組工干部,要有時時放心不下的使命感。2022年4月,開始籌備省第十四次黨代會,連續30多天吃住在單位,每天工作到深夜;5月底,隨即投入到省十三屆人大八次會議的組織工作中,經常廢寢忘食;6月,率隊到平均海拔超過4200米的玉樹州調研,忍受著高海拔缺氧帶來的頭痛、失眠……這是朱治國生前最后幾個月的工作日程。22年工齡,25年黨齡,朱治國交出了一份“生命答卷”,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情懷。廣大組工干部要學習他的敬業樂業精神,強化自身本領,以最迅速的行動、最有力的舉措在工作中狠抓落實,在工作中做到有作為、有貢獻。
新時代組工干部,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參加工作20多年,朱治國歷經多次“跨界”,但不管走到哪里,他都全力以赴、竭盡所能、默默奉獻、無怨無悔,一心撲在工作上,一心為民做實事。全省362個鄉鎮,都留下了他的足跡;4149個村子,他已走過一半以上。廣大組工干部要學習他的無私奉獻精神,把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作為衡量工作的根本標準,從群眾的利益和需求出發,做到下有所呼,上有所聞,下有所需,上有所為,把工作實績體現在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上,既要做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