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仲夏六月,青海西寧越發“熱鬧”起來。
這份熱鬧里,既有客流的恢復,也有各行各業商家的加碼角逐。手工制作、城市露營、郵寄明信片……如今的消費需求更加凸顯個性化、時尚化,消費市場也緊跟顧客需求不斷調整著腳步和方向。
我們看到,現如今,大到一個休閑產業,小到一個門店項目,都離不開人們注重“休閑、興趣、交流”的城市休閑氛圍,和各種色彩斑斕的生活興趣圖譜,消費者在為自己的興趣買單的同時,也為城市“興趣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體驗露營:享受家門口的休閑時光
露營不一定要跋山涉水,營地的選擇也不一定要遠離城市,F實正如期待那般,坐落于西寧市城西區的小紅樓自然花園店就在市區內。
邀上三五好友來到戶外,支起帳篷,擺上美食……在這里,一次美好的露營就開始了。這種以輕旅游、微度假為特點的露營,既可親近自然,又可與親朋輕松歡聚,一躍成為很多市民的周末新選擇,成就了大家在家門口追尋的“詩與遠方”。
“城市露營是眼下很多市民休閑度假的新選擇,每逢節假日,營地都很熱鬧,F在,我們的露營‘+’活動也更加豐富多樣,比如親子露營就融合了燒烤、農家樂、兒童游樂場等傳統親子場景。”小紅樓自然花園店相關負責人李朝翔介紹說。
露營是為了享受朋友和親子之間的歡聚時光。
6月21日是西寧市民常女士女兒的5歲生日,她選擇把孩子的生日聚會放在了離家最近的小紅樓城市露營地。“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這個露營地,不用跑很遠的地方,在城市里就能體會露營的感覺,感覺真的挺愜意,所以來體驗一下。”常女士高興地說。
家住西寧市城中區的王女士和朋友也選擇了在露營帳篷里聚會。“不想去特別吵的地方,約上朋友喝喝咖啡,聊聊天,一直想找個戶外的地方,這里就讓我們挺滿意的!”
21日下午,記者在小紅樓自然花園店的草坪區看到,這里支起了一頂頂帳篷,帳篷內的餐桌上擺放著餐食、飲料等,消費者或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或在草坪上玩耍嬉鬧……一幅歲月靜好的生活場景躍然眼前。
如今,露營從“小眾”變“頂流”,折射出現代人全新的生活方式。
李朝翔還告訴記者,小紅樓自然花園店通過城市老舊廠房改造的一個項目,融入潮流元素,讓老空間換了新顏。“我們一直在不斷擴充項目,引入時下的流行元素,這樣既為消費者提升了消費新體驗,也為城市休閑產業發揮了帶動作用。未來,我們將逐漸突破藝術、文化、體驗與消費的界限,讓創新體驗零售更有內容,成為都市潮流文化的集聚地。”
據了解,通過創新融合,目前這里正在打造集創意設計產業區、咖啡館區、文化創意產業區、產業配套及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創意產業園區。
通過不斷的努力和改變,小紅樓自然花園店正探索更多新玩法……
制作銀飾:物化一段美好時光
在工作臺用小錘敲敲打打,而后再進行造型、淬火、刻字、鍛打、制造肌理、彎曲、焊接、打磨、拋光……6月22日,記者走進位于省城海湖新區的青·手作DIY手工坊,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擁有了一次新奇的手藝人體驗。
觸摸銀飾的那一刻,時光仿佛靜了下來。銀飾是有生命力的材料,在最初的形態中,等待著有緣人與它對話,再用心制作,將它轉化成不同的樣式。
自己認準的事業就要干好。身為青·手作DIY手工坊主理人和指導老師的王金臣原本是一位銀行職員,因為喜愛手作產業,特別是金工設計,2021年初開始學習金工制作。他發現,西寧本地金工工作室很少,特別是讓顧客自己動手制作的工作室幾乎沒有。2021年10月底,“青·手作DIY手工坊”在西寧市海湖新區落成,他也因此對手作產業的發展更加充滿期待。
記者看到,手工坊里銀飾制作工具應有盡有,材料齊全。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好工具和材料,然后在專業的工作臺上進行制作。
王金臣介紹說:“制作一枚銀戒指,最少需要花2小時,在這個過程中,顧客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工具的使用,樣式的設計,從生疏到熟悉掌握,每個過程都有新的問題。而銀飾制作的動人之處,就在于它融合了創作者的用心。當他們戴上自己設計制作好的獨一無二的飾品,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在王金臣看來,伴隨人們審美情趣的提升和消費理念的轉變,買成品已不再是首飾惟一的選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手工制作,F在,手工坊還承接團建、成品售賣等活動和項目。“來店里的顧客基本是年輕人,店里的微信號里已經有3000多位顧客。”王金臣說,到了節假日,顧客最多的一天能達到50人。今年,他還策劃開通加盟店,推廣手作產業發展。
談話間,一對年輕情侶攜手而來,開始咨詢銀飾加工,“看到朋友來這里做了一只手鐲,感覺很有意思,我們也想試試。自己親手制作的東西,無論是自留紀念或是送給他人,都挺有意義的。”顧客陳女士說。
隨著小錘子敲打的聲音有節奏地響起,陳女士手中富有創意的作品漸現雛形。
郵寄明信片:捎去路上最美的風景
藍色的青海湖,金色的門源油菜花海,美麗的“天空之境”茶卡鹽湖,蒼茫的祁連卓爾山……一處處鐫刻著“大美青海”印記的景觀,在密雯靜和她的團隊精心設計下,在明信片上定格為最美的瞬間。
2009年大學畢業的密雯靜是“日月人言”旅行概念館的店主。“‘日月人言’的創意來源于‘明信片’和咱們青海的‘日月山’,我覺得起這個名字特別有意義,也能讓更多的游客記住青海的美景,記住我的小店……”當記者和她聊起店名時,密雯靜饒有興致地說。
記者了解到,每年她都會和自己的親朋好友相約去青海的一些地方拍攝照片,然后做成明信片,這也成為了西寧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專業做明信片的小店。
她告訴記者:“我想把咱們大美青海的美景做成一張張明信片,讓它們‘飛’到全國各地、全世界,讓更多的人看到。并且,我還要做有質量的明信片,因為這也是咱家鄉的名片!現在,從我這里寄出的明信片近十萬張了。”
“店里的明信片上的美景是團隊小伙伴拍攝的,也有開店十年來結識的新老朋友拍攝的。這些明信片也許不一定是最美的,但一定是在青海、在路上擁有的獨家回憶。這‘日月人言’卓爾山祁連站,我們把印制好的明信片貼在了店旁邊,吸引了很多游客……”密雯靜在談及工作時認真地說。
開店近十年,她不斷學習,不斷豐富自己。只要店里不忙,到淡季的時候,她都會去外地旅游,看看別處的明信片驛站是怎么做的,有哪些可以借鑒之處。不斷求索、學習,密雯靜將自己的小店打理得越來越好。記者看到,如今,“日月人言”旅行概念館已成為“網紅打卡地”,很多游客的青海旅游攻略中包含了這里。
現在,雯靜和團隊在茶卡鹽湖、青海湖、祁連卓爾山開設了明信片投放站點,游客可以在寫完明信片后直接投遞,并且每個站點會有不同的紀念戳。
聊到今年的發展,雯靜表示,自己與團隊的淘寶店一直保持著更新,正籌備抖音等平臺的推廣,以后,還會經常幫客人拍照,努力做到營銷、宣傳兩不誤。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的事業!我要把服務做好,把產品做好,讓來青海的游客擁有美好的體驗和難忘的回憶!”密雯靜說。
沉浸手工制作:尋覓自己的“慢時光”
端午第二天下午,西寧市海湖新區的“做個東西”手作工作室里洋溢著歡聲笑語,香薰蠟燭、玻璃畫、掐絲琺瑯、肌理畫、團扇等各種手工制作正在分別進行。
精致溫馨的空間、花式多樣的制作材料、精心設計的手工課程……記者發現,悄然誕生的省城個性化手工體驗館吸引了各年齡圈層的市民前來體驗。
“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顧客各自做著自己喜歡的手作,大家紛紛回歸生活本真,去感受五彩繽紛的‘慢生活’。” “做個東西”手作工作室主理人桑蘊莀說。
“在這個空間里,我能找回自己想要的生活。”講到這兒,桑蘊莀笑了起來。
今年年初,桑蘊莀創立了手作工作室。在她看來,比起按部就班的工作,自己更喜歡手工制作帶來的愉悅感:“現在,我可以全身心地做自己喜歡的手工活。”在手工制作中,桑蘊莀享受著屬于自己的“慢時光”。
唐女士和女兒第一次參與團扇手工體驗。“我和女兒都喜歡手工制造,以前參與過烘焙、插花的課程,現在手工制作多了新玩法,挺有趣的。”唐女士說。
根據扇子的大小裁剪扇面,在扇面畫出想要的圖案,繪畫結束后,粘貼扇面,固定扇骨和扇面……顧客操作的每一個步驟,桑蘊莀都會事無巨細地指導。隨后,記者看到,唐女士手中原本素白的扇面漸漸被色彩和干花點綴,一柄精致的團扇呈現在了大家眼前。
手作帶給桑蘊莀的不僅是精神上的滋養,更有生活中簡單的快樂。如今,她的手作工作室儼然成為了人們解壓的好去處。據她觀察:“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玩起了手工制作,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在給自己減壓之余,還能增加生活情趣,并結識更多好友。”
心目中完美的手工作品是什么樣?桑蘊莀告訴記者,她覺得只要是顧客用心制作的東西,在她眼中,都是“最美的”。
也說:讓“興趣經濟”漸入佳境
“興趣”不但是一種愛好,更被視為觀察市場發展趨勢的重要風向標,助推著城市休閑產業的發展。
如今,“興趣經濟”不再僅僅是青少年和兒童的專屬,不少年輕消費者也愿意為“興趣”買單。
一個個手作工作室、美育空間、城市露營地等,既標注出城市發展新坐標,豐富了城市休閑產業,同時也將人們的現實需求“兜”起來,為更多的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宜居體驗。
那么,為什么消費者會心甘情愿為“興趣”買單呢?
一方面,因為在放松、愉悅的環境里,不僅會增加人們的消費欲望,消費者從中收獲的滿足感也更強。另一方面,隨著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年輕消費者更看重體驗感、舒適感。
然而,走好城市休閑產業之路,發展“興趣經濟”并不簡單。
如今,市場上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到這一經濟新賽道,想努力分好一杯羹,這也導致了大量千篇一律、單一化、質量參差不齊的城市小店充斥市場。如此一來,城市休閑產業便很容易被大量復制,最終喪失市場競爭力。
其實,從共享經濟,到露營經濟,再到“興趣經濟”,每一個新業態的出現,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機遇。
花錢買體驗而非產品,是“興趣經濟”的一大特色。我們看到,如今,在大眾消費升級帶動下,“興趣經濟”正不斷涌現出新模式、新場景、新業態,并不斷向產業化、專業化、品質化的方向發展。
因此,發展好“興趣經濟”,商家就要關聯產業資源,找準城市休閑產業領域的契合點,在發展中探索新空間。同時,還要抓住消費者心理,通過沉浸式體驗活動,吸引消費者積極參與其中。此外,還要對商品的賣點精準把握,不斷結合時代需求推陳出新,賦予產品更多的附加值。當然,還要不斷探索更符合群眾需求的產品,尋求更精準有效的營銷模式,最終讓“興趣經濟”為城市休閑產業帶來無限可能。
“興趣經濟”是篇大文章,需要一業帶動、多業支撐,通過跨界融合、聯動發展,以商品為基礎、以環境為前提,專注滿足顧客差異化、多樣化新需求,在優化體驗中提升更多人的幸福感。
我們看到,現在一些城市小店創新創業的活力滿滿,客流量喜人,“興趣經濟”讓大家都堅定了信心,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