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藏文網
 
站內檢索   
您當前的位置 : 青海新聞網聚焦青海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
一道考題 綠色作答
來源:青海日報
作者:羋 嶠
發布時間:2023-06-29 08:28:52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全國各省份必須要作好的“必答題”。

  一道考題,開放作答,全國各地,百花齊放!

  針對這道考題,青海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青海擘畫的產業“四地”為藍圖,加強頂層設計,舉全省之力聚焦鹽湖產業、清潔能源、生態旅游、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等特色資源,信心十足、全力以赴,勢必將青海的優勢轉化為勝勢。

  沃野風光好,風勁好揚帆。青海自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全省經濟既有規模擴大,更有結構優化,既有總量增長,更有質量提升,高質量發展成績穩定,信心十足!

青海海南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的光熱發電站。圖片由魏雅琪 劉鴻曦 西部礦業提供

  瞄特色、建“四地”,高質量發展“質”“量”雙升

  6月26日,西寧市民劉先生駕駛自己的國產理想one汽車前往察爾汗鹽湖,第一是想測試汽車長途電池續航能力,第二是參觀下汽車電池核心材料碳酸鋰的生產地。

  “我認為,在‘雙碳’目標下選購新能源汽車不僅是響應國家號召,更是對青海產業的支持,因為我查了碳酸鋰產量的全國占比,知道我這輛車不出意外動力源泉就來自察爾汗鹽湖。”劉先生對青海鹽湖產業所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

  從中國無鉀到生產出新中國第一袋鉀肥;從最初的力爭鉀肥投產,到今天的碳酸鋰產能不斷擴張,持續推動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為中國高效農業、新能源新材料、電子通訊、航天航空等發展奠定基礎,掌握國際話語權。

  鹽湖股份只是青海鹽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據統計,2022年,青海全省鹽湖化工產業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39.2%,實現產值同比增長103.7%,鉀肥(實物量)、碳酸鋰、純堿等主要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5.2%、39%、4.8%。

  同時,青海鹽湖化工產業多元化發展格局日益清晰——鉀鹽、鈉鹽、鎂鹽、鋰鹽、氯堿五大產業集群梯級開發,橫向耦合鹽湖化工產業與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逐漸成為全國鋰電材料重鎮和新材料基地。

  今天,青海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已初具雛形,此外,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也在高效推進,實現“質”“量”雙升:

  青海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典型經驗獲國務院通報表揚。完成能源領域投資424億元,第一批大基地并網150萬千瓦、第二批大基地開工建設,青豫直流21臺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群全面建成,瑪爾擋水電站與羊曲水電站建設穩步推進。“綠電5周”再次刷新世界紀錄,累計輸送清潔電量超過300億千瓦時。

  協同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千頭牦牛千頭藏羊標準化規模養殖突破100個,共和、澤庫列為國家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組織開展草種業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掛帥”,大宗綠色產品輸出80萬噸、價值130億元。

  生態旅游備受全國關注,持續完善青藏、青甘、青川、青新旅游大環線和東部、南部、西部、北部生態旅游精品環線,7條旅游線路入選全國“十大黃河旅游帶”精品線路,最美湖泊、最美花海成為熱門打卡地。今年1月至5月份,全省共接待游客1294.0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4.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9%和112.3%。

夢幻小火車。圖片由魏雅琪 劉鴻曦 西部礦業提供

  種植業、養殖業,持續挖掘“綠色”潛力

  若問青海人最喜歡的顏色是什么?那必定是綠色。

  “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枸杞能‘變’出這么多花色的產品。”前不久,青海參展商帶著自己的特色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外出展銷,各類枸杞的“跨界”產品引得外地商客“眼花繚亂”。

  純綠色的枸杞葉茶、100%枸杞汁、凍干枸杞、枸杞白酒、枸杞子油膠囊等,在青海以“綠色”打底實現了枸杞產業的吃干榨凈。

  青海翔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機枸杞種植基地負責人介紹:“枸杞全身都是寶但是想要做到吃干榨凈,必須實現綠色種植,綠色是市場要求,更是我們企業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選擇。”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光伏產業園區,一排排光伏面板“追風逐日”,通過特高壓線路向祖國各地輸送綠色能源。而在光伏面板下,一只只悠然自得的“光伏羊”品嘗著鮮草,讓人看到了一幅光伏產業與農牧業相得益彰的美麗圖景。

  在青海,不僅有“光伏羊”,光伏這根綠色的紐帶還串聯起了“光伏+治沙”“光伏+生態治理”“光伏+農牧業”“光伏+旅游”等綠色產業。

  再看,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崗什卡雪山又迎來了一批批登山者,站在山頂俯瞰山下,成片的油菜花已經開始泛黃。“來高原攀登,不僅挑戰自己更是感受原生態的景色,壯觀!”浙江游客李先生發朋友圈炫耀自己的青海之旅。

  從綠色產業到綠色發展模式,再到為綠色發展助力,今天的青海以產業“四地”為切入口,一邊保護了生態環境,一邊描繪了綠色與發展的和諧共生圖景。同時,更印證在青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三江集團青稞豐收。圖片由魏雅琪 劉鴻曦 西部礦業提供
龍羊峽水庫。圖片由魏雅琪 劉鴻曦 西部礦業提供

  “青海造”“西寧產”,優勢產業“全鏈條”

  6月10日,走進位于省會西寧的南川工業園區的青海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只見碩大的廠房內1100臺單晶爐正在運轉,機器轟鳴,一根根單晶硅棒蓄勢出爐。

  青海的光伏產業從一根硅棒出發,再經過晶硅切片、太陽能電池、電池組件、光伏組件、光伏電站等產業節點,最終矗立在高原追光逐日,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與全國各地共享青海的綠電“紅利”。

  隨著清潔能源產業的高速發展,青海已經成長為我國清潔能源產業的“硅谷”,吸引了高景、麗豪、晶科、阿特斯等一批光伏產業鏈龍頭企業的相繼落戶,形成了“上游制造保障下游發電、下游發電促進上游制造”的循環體系,形成了叫響國內外的“青海造”“西寧產”。

  不僅如此,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33個鹽湖聚集起了16家規上鹽湖開發企業。從單一的鉀資源利用,到形成鉀鹽、鈉鹽、鎂鹽、鋰鹽、氯堿5個產業群。同時,積極推進產業鏈節點項目建設,啟動中信國安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億緯鋰能1萬噸碳酸鋰項目,建成國內首條2萬噸鎂基土壤修復材料生產線。

  據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青海省集聚力量進行鹽湖資源開發關鍵技術攻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善鹽湖循環經濟產業鏈,不斷提升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動鹽湖產業向規;、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走出一條低碳綠色循環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座鹽湖不僅是各種稀有元素的提取,它已經涉及到鹽湖生態、鹽湖旅游、鹽湖康養等產業,從鹽湖起步一條條鏈條,編織了一個龐大的鹽湖產業集群。

  據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青海還將繼續打好特色產業牌,不斷提升產業能級,通過建設鹽湖資源綠色高價值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推進青海大學“兩平臺一學院兩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昆侖山、紅旗750千伏輸變電等工程建設,力爭開工第二條特高壓外送通道;完善青藏、青甘、青川、青新旅游大環線,強化點位打造、點位銜接,串點成線、連線成片,促進“快進慢游”;建設千頭牦牛千只藏羊標準化生產基地,支持牛羊肉、青稞、油料、枸杞、冷水魚等領軍企業全鏈條發展。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對于過去,青海高質量發展敢亮成績;對于未來,青海充滿信心。

  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青海、兩次參加全國人大青海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青海發展擘畫藍圖、把脈定向,為做好青海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特別是2021年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也是生物多樣性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青海是世界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世界牦牛之都、中國藏羊之府;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水、風、光等清潔能源資源蘊藏豐富,發展清潔能源比較優勢突出;青海的鹽湖資源是本省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

  這是青海的實際更是青海的優勢!

  將優勢變為勝勢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在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上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形成以“四地”為牽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將潛力變為能力需加大創新,創新是筑牢“四地”建設的根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青海需繼續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立足高原特有資源稟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緊緊圍繞鹽湖化工、清潔能源、科技文旅、有機農牧等青海特色優勢產業科技需求精準部署,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有效發揮科技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支撐引領產業“四地”建設,不斷塑造青海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將藍圖變為現實需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對接,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補強薄弱環節,促進產業體系升級發展,重點圍繞打造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實施工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讓鹽湖產業、綠色農牧產業、生態旅游產業、清潔能源等產業建鏈成網,相互促進,集群化、鏈條化發展。

  奮進新時代,邁步新征程。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必定有青海濃墨重彩的一筆。

推薦閱讀
省委議軍會議召開 陳剛主持并講話 吳曉軍出席
陳剛吳曉軍會見中國節能環保集團董事長宋鑫
青海將“拿出”招才引智的誠意,“邀”您共建青海
全國職校生在青海比拼中藥傳統技能
青海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終止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2023年青海省直招軍士招收工作公告
西寧市將舉辦第二屆“西寧人才周”活動
西寧市啟動2023年“夏送清涼”活動
24H熱點
陳剛吳曉軍會見中國節能環保集團董事長宋鑫一行
第24屆青洽會將多維度展現數字產業發展勢能
上半年青海省外貿進出口總值25.9億元 同比增長19.2%
省委第八巡回指導組:推動主題教育向基層黨組織延伸
省委政法委:“三個結合”探索政法改革督察新模式
省總工會:運用"千萬工程"案例推動主題教育再深入
省應急廳聯合公安機關開展煙花爆竹"打非"專項行動
搭平臺聚人才 高質量推動生態畜牧業健康發展
我省將舉行"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項目洽談會
賦電新生 走向未來
青少年“手拉手”夏令營開營
熱點圖片
今年青海旅游有多火熱
今年青海旅游有多火熱
【黨旗領航】海西:“黨建+”模式打造人才新引擎
【黨旗領航】海西:...
【聚焦第十屆環湖電動汽車挑戰賽】賦電新生 走向未來——第十屆環青海湖(國際)電動汽車挑戰賽賽事亮點及賽段看點
【聚焦第十屆環湖電...
首架“上!濉痹嗦糜伟鼨C抵達果洛
首架“上!濉...
【央企助力青海高質量發展】深耕教育聚焦產業,展現央企援青責任擔當
【央企助力青海高質...
【鄉村振興在青!棵利惥皡^,夏日里熱烈“升溫”
【鄉村振興在青!...
【生態觀察】綠水青山富民生
【生態觀察】綠水青...
【央企助力青海高質量發展】“國能力量”為青海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央企助力青海高質...
關于我們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版權所有:青海新聞網
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E-mail:webmaster@qhnews.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
 
img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
一道考題 綠色作答

青海日報
2023-06-29 08:2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
img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img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
一道考題 綠色作答

青海日報
2023-06-29 08:28
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保存圖片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
一道考題 綠色作答

  • 2023-06-29 08:28:52
  • 來源:青海日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全國各省份必須要作好的“必答題”。

  一道考題,開放作答,全國各地,百花齊放!

  針對這道考題,青海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青海擘畫的產業“四地”為藍圖,加強頂層設計,舉全省之力聚焦鹽湖產業、清潔能源、生態旅游、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等特色資源,信心十足、全力以赴,勢必將青海的優勢轉化為勝勢。

  沃野風光好,風勁好揚帆。青海自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全省經濟既有規模擴大,更有結構優化,既有總量增長,更有質量提升,高質量發展成績穩定,信心十足!

青海海南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的光熱發電站。圖片由魏雅琪 劉鴻曦 西部礦業提供

  瞄特色、建“四地”,高質量發展“質”“量”雙升

  6月26日,西寧市民劉先生駕駛自己的國產理想one汽車前往察爾汗鹽湖,第一是想測試汽車長途電池續航能力,第二是參觀下汽車電池核心材料碳酸鋰的生產地。

  “我認為,在‘雙碳’目標下選購新能源汽車不僅是響應國家號召,更是對青海產業的支持,因為我查了碳酸鋰產量的全國占比,知道我這輛車不出意外動力源泉就來自察爾汗鹽湖。”劉先生對青海鹽湖產業所取得的成就倍感自豪。

  從中國無鉀到生產出新中國第一袋鉀肥;從最初的力爭鉀肥投產,到今天的碳酸鋰產能不斷擴張,持續推動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為中國高效農業、新能源新材料、電子通訊、航天航空等發展奠定基礎,掌握國際話語權。

  鹽湖股份只是青海鹽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據統計,2022年,青海全省鹽湖化工產業完成投資同比增長139.2%,實現產值同比增長103.7%,鉀肥(實物量)、碳酸鋰、純堿等主要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5.2%、39%、4.8%。

  同時,青海鹽湖化工產業多元化發展格局日益清晰——鉀鹽、鈉鹽、鎂鹽、鋰鹽、氯堿五大產業集群梯級開發,橫向耦合鹽湖化工產業與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逐漸成為全國鋰電材料重鎮和新材料基地。

  今天,青海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已初具雛形,此外,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也在高效推進,實現“質”“量”雙升:

  青海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典型經驗獲國務院通報表揚。完成能源領域投資424億元,第一批大基地并網150萬千瓦、第二批大基地開工建設,青豫直流21臺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群全面建成,瑪爾擋水電站與羊曲水電站建設穩步推進。“綠電5周”再次刷新世界紀錄,累計輸送清潔電量超過300億千瓦時。

  協同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千頭牦牛千頭藏羊標準化規模養殖突破100個,共和、澤庫列為國家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組織開展草種業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掛帥”,大宗綠色產品輸出80萬噸、價值130億元。

  生態旅游備受全國關注,持續完善青藏、青甘、青川、青新旅游大環線和東部、南部、西部、北部生態旅游精品環線,7條旅游線路入選全國“十大黃河旅游帶”精品線路,最美湖泊、最美花海成為熱門打卡地。今年1月至5月份,全省共接待游客1294.0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4.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9%和112.3%。

夢幻小火車。圖片由魏雅琪 劉鴻曦 西部礦業提供

  種植業、養殖業,持續挖掘“綠色”潛力

  若問青海人最喜歡的顏色是什么?那必定是綠色。

  “想不到一個小小的枸杞能‘變’出這么多花色的產品。”前不久,青海參展商帶著自己的特色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外出展銷,各類枸杞的“跨界”產品引得外地商客“眼花繚亂”。

  純綠色的枸杞葉茶、100%枸杞汁、凍干枸杞、枸杞白酒、枸杞子油膠囊等,在青海以“綠色”打底實現了枸杞產業的吃干榨凈。

  青海翔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有機枸杞種植基地負責人介紹:“枸杞全身都是寶但是想要做到吃干榨凈,必須實現綠色種植,綠色是市場要求,更是我們企業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選擇。”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光伏產業園區,一排排光伏面板“追風逐日”,通過特高壓線路向祖國各地輸送綠色能源。而在光伏面板下,一只只悠然自得的“光伏羊”品嘗著鮮草,讓人看到了一幅光伏產業與農牧業相得益彰的美麗圖景。

  在青海,不僅有“光伏羊”,光伏這根綠色的紐帶還串聯起了“光伏+治沙”“光伏+生態治理”“光伏+農牧業”“光伏+旅游”等綠色產業。

  再看,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崗什卡雪山又迎來了一批批登山者,站在山頂俯瞰山下,成片的油菜花已經開始泛黃。“來高原攀登,不僅挑戰自己更是感受原生態的景色,壯觀!”浙江游客李先生發朋友圈炫耀自己的青海之旅。

  從綠色產業到綠色發展模式,再到為綠色發展助力,今天的青海以產業“四地”為切入口,一邊保護了生態環境,一邊描繪了綠色與發展的和諧共生圖景。同時,更印證在青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三江集團青稞豐收。圖片由魏雅琪 劉鴻曦 西部礦業提供
龍羊峽水庫。圖片由魏雅琪 劉鴻曦 西部礦業提供

  “青海造”“西寧產”,優勢產業“全鏈條”

  6月10日,走進位于省會西寧的南川工業園區的青海高景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只見碩大的廠房內1100臺單晶爐正在運轉,機器轟鳴,一根根單晶硅棒蓄勢出爐。

  青海的光伏產業從一根硅棒出發,再經過晶硅切片、太陽能電池、電池組件、光伏組件、光伏電站等產業節點,最終矗立在高原追光逐日,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與全國各地共享青海的綠電“紅利”。

  隨著清潔能源產業的高速發展,青海已經成長為我國清潔能源產業的“硅谷”,吸引了高景、麗豪、晶科、阿特斯等一批光伏產業鏈龍頭企業的相繼落戶,形成了“上游制造保障下游發電、下游發電促進上游制造”的循環體系,形成了叫響國內外的“青海造”“西寧產”。

  不僅如此,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33個鹽湖聚集起了16家規上鹽湖開發企業。從單一的鉀資源利用,到形成鉀鹽、鈉鹽、鎂鹽、鋰鹽、氯堿5個產業群。同時,積極推進產業鏈節點項目建設,啟動中信國安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億緯鋰能1萬噸碳酸鋰項目,建成國內首條2萬噸鎂基土壤修復材料生產線。

  據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青海省集聚力量進行鹽湖資源開發關鍵技術攻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善鹽湖循環經濟產業鏈,不斷提升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動鹽湖產業向規;、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走出一條低碳綠色循環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座鹽湖不僅是各種稀有元素的提取,它已經涉及到鹽湖生態、鹽湖旅游、鹽湖康養等產業,從鹽湖起步一條條鏈條,編織了一個龐大的鹽湖產業集群。

  據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青海還將繼續打好特色產業牌,不斷提升產業能級,通過建設鹽湖資源綠色高價值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推進青海大學“兩平臺一學院兩中心”建設;加快推進昆侖山、紅旗750千伏輸變電等工程建設,力爭開工第二條特高壓外送通道;完善青藏、青甘、青川、青新旅游大環線,強化點位打造、點位銜接,串點成線、連線成片,促進“快進慢游”;建設千頭牦牛千只藏羊標準化生產基地,支持牛羊肉、青稞、油料、枸杞、冷水魚等領軍企業全鏈條發展。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后程。對于過去,青海高質量發展敢亮成績;對于未來,青海充滿信心。

  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青海、兩次參加全國人大青海代表團審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青海發展擘畫藍圖、把脈定向,為做好青海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特別是2021年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也是生物多樣性最具代表性的區域之一;青海是世界四大無公害超凈區之一、世界牦牛之都、中國藏羊之府;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水、風、光等清潔能源資源蘊藏豐富,發展清潔能源比較優勢突出;青海的鹽湖資源是本省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

  這是青海的實際更是青海的優勢!

  將優勢變為勝勢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在打基礎、利長遠、補短板、調結構上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形成以“四地”為牽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將潛力變為能力需加大創新,創新是筑牢“四地”建設的根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青海需繼續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立足高原特有資源稟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緊緊圍繞鹽湖化工、清潔能源、科技文旅、有機農牧等青海特色優勢產業科技需求精準部署,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有效發揮科技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作用,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支撐引領產業“四地”建設,不斷塑造青海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將藍圖變為現實需推動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對接,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補強薄弱環節,促進產業體系升級發展,重點圍繞打造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實施工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讓鹽湖產業、綠色農牧產業、生態旅游產業、清潔能源等產業建鏈成網,相互促進,集群化、鏈條化發展。

  奮進新時代,邁步新征程。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必定有青海濃墨重彩的一筆。

作者 羋 嶠
編輯:馬燕燕
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
日本在线不卡一区_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流白浆_2020每曰更新国产精品视频_国产亚洲精品福利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