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做好群眾工作是黨員干部的基本功,任何時候都不能丟。練好這個基本功,必須要在聯系服務群眾上多用情、在宣傳教育群眾上多用心、在組織凝聚群眾上多用力,才能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動之以情才能和群眾打成一片。要想被群眾接受和歡迎,就得要有真摯而深厚的為民情懷。焦裕祿“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帶領干部群眾治理“三害”,蘭考人至今“看到泡桐樹,想起焦裕祿”;孔繁森把自己當泥土,群眾獻上哈達將他銘記。只有對群眾充滿真情,真正把自己當作群眾的一員,把群眾的事當自家的事辦,才會贏得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支持。特別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需要耐心,更需要將心比心,一樁樁捋清楚、一件件落實好,一時一刻不懈怠、一絲一毫不馬虎,只有真心付出才能贏得群眾。
做好群眾工作,需要在宣傳教育群眾上多用心。一項政策要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僅有一般號召是不夠的,關鍵是注意引導群眾,耐心細致地把政策說清楚、講明白,讓群眾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面對群眾的眼前利益與集體的長遠利益發生沖突時,就需要在群眾中經常開展生動的、切實的宣傳教育,主動解疑釋惑,把群眾發動起來,尊重群眾意愿,和他們一起研究解決困難的辦法。
在組織凝聚群眾上多用力,方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群眾的力量是我們推進工作、發展事業的根本。離開群眾的支持,缺少群眾的力量,我們的事業將寸步難行。在組織凝聚群眾上多用力,首先要學習運用好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大力彰顯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同時,還要充分調動群眾力量,積極發現和培養致富帶頭人等方面的先進典型,促使群眾自我加壓、自我規范,激發群眾改變生產生活現狀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各項工作不斷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