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自教育援青以來,一批又一批援青教師前赴后繼,義無反顧地踏上高原,奉獻青春與熱血。他們忠誠堅定、擔當盡責,為了青海教育更加燦爛的明天,他們在最需要的地方留下了一串串奮斗者的足跡。
援青之行不做“過客”,秉承初心,堅定信念,每名援青老師以融入和熱愛作為工作和生活的兩條主線,在青海經受鍛煉、洗禮,澆灌出跨越山海的民族團結之花,點亮更多高原孩子的夢想之路。
本是“華理人” 今成“鹽湖人”
徐世愛,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理學博士。歷任青海大學化工學院常務副院長、院長、省部共建鹽湖資源化學與過程工程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2013年8月,徐世愛響應國家號召,來到青海大學開展對口支援工作。初到青海,他發現化工學院博士教師比較少,圍繞鹽湖的科研力量非常薄弱,經費也不足,高層次人才短缺制約著學科的發展,培智是關鍵。為扭轉鹽湖化工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成果不多的局面,他帶頭組建了“鹽湖功能材料開發及應用”科研團隊,多名青年教師加入了團隊并成為核心成員,團隊多次深入鹽湖企業,圍繞“卡脖子”問題開展技術攻關,先后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11項,其中3項為重點項目,主持產學研項目5項。他牽頭組織并成功獲批省部共建鹽湖資源化學與過程工程協同創新中心,全力參與鹽湖化工大型系列研究設施建設,帶領學院獲批化學工程與工藝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材料與化工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十年來,他與鹽湖結下了不解之情,成為胸懷“國之大者”的“鹽湖人”。
堅持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陳輝,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江蘇省“十二五”高等學校重點專業群核心專業負責人,F任海南藏族自治州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2022年7月,陳輝赴海南州職業技術學校開展對口支援工作,擔任校長一職。他牢記援青支教使命,以一名支教校長的身份堅持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以學校內涵建設為抓手,高職籌建為目標,進一步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科學完善機構設置、完善制度體系、加強智慧校園建設、建立完善“組團共建”幫扶工作機制。通過深入地方、深入基層一線全面調研區域產業發展和受援學校辦學條件,圍繞賦能生態文明高地和“四地”建設,立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特色,依據國家教學標準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積極推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不斷提升辦學能力、提高學校治理能力、完善學校內涵建設,在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成效顯著,學校成為全國托育服務與管理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單位。
結緣更惜緣的“天津”校長
方煥生,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第十三中學教師,天津援青教育組副組長,現任黃南州中學校長。
2022年7月,方煥生開始了援青之旅。方煥生提出了“一二三四五”教學工作目標。即:堅持一個中心,以提高中考、高考升學水平為中心;加強兩個發揮,一是發揮天津班的輻射作用,二是發揮天津援派教師的引領作用;狠抓三支隊伍,狠抓領導班子建設,狠抓黨員隊伍建設,狠抓德育隊伍建設;重點完成四項工作,推進《黃南州中學教職工績效工資方案》的實施,推進思政課的開展,完成新高考改革工作,完成“石榴籽”活動計劃;推進五個建設,師德師風建設,平安校園建設,家校合作建設,制度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在教育教學管理上,方煥生倡導要“全員育人”,采取“班級協作體”和“師徒結對幫扶”的方式推動學校工作,成效顯著。他說:“與州中有緣,與黃南結緣,我將堅定地走在這條有緣的路上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王宥力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