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聞網·大美青?蛻舳擞 有一種力量叫團隊,有一種精神叫堅持。在青藏高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堅持的精神傳承團隊力量,譜寫著屬于科研人的風采……
6月初,走進青海大學,校園內處處欣欣向榮,充滿了朝氣與活力。在生態環境工程學院,高原冷水魚養殖與生態環境保護研究團隊的科研人員正在研討發展課題,我省農牧業科技創新冷水養殖產業技術轉化研發與水生生物保護平臺首席專家、農業農村部《高原冷水魚養殖與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李長忠教授和隊員分析著土著魚類基本生物學的有關數據。
就是在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誕生了青海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和青海高原“工人先鋒號”。
幾十年如一日,團隊從最初的幾人增加到20名,其中,博士就有16名。已建成《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冷水魚研究中心,新獲批農業農村部《高原冷水魚養殖與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利用我省豐富、潔凈的冷水資源,圍繞青海“四地”建設,全面推進冷水魚產業“水、種、餌、病、加工、養殖模式”等環節的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主推的養殖品種三倍體虹鱒產量達到1.89萬噸,產值超過17億元,使青海成為全國最大的三倍體虹鱒養殖基地,并力爭使青海三文魚成為我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的拳頭產品。
科研之路,任重道遠。團隊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扎實的科學研究,繼續默默書寫著一篇篇“大文章”……